新闻动态
- 发布日期:2025-04-19 06:20 点击次数:88
“北极圈以北”意味着什么
你可能会想到
酷寒、长夜、狂风
……
正是由于环境极度恶劣
在极北之地进行的户外赛事
才会被极限运动爱好者视为
殿堂级的存在

北极三项赛(The Arctic Triple)
每年在北极圈内的挪威罗弗敦群岛举办
包括每年第11周的滑雪登山赛
第22周的极昼超级越野跑赛
第33周的铁人三项赛

由于当地冬季天气尤为多变
面临大风、低温、低能见度侵袭
且比赛线路地形陡峭险峻
这一多项赛中的滑雪登山比赛
被认为是最难的一项

选手不仅需要高超的运动技能
还要有超强的心理素质
以及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

在不久前进行的2025北极三项赛
罗弗敦滑雪登山赛中
有两位中国人的名字
李铭、王凯翔
首次进入完赛名单
他们两人并非专业运动员
而是来自民间的
滑雪登山及越野多项赛爱好者

尽管只是民间爱好者
但“70后”的李铭
早在2011年就开始接触滑雪登山
堪称中国滑登圈的元老人物
他也是中登协滑雪登山委员会委员
在近年的一些全国锦标赛中
这名年过五旬的非专业选手
仍在和小自己30岁的年轻运动员
同场竞技

“90后”的王凯翔
是北大天体物理学博士
曾作为独立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
在国际顶尖科学期刊
Nature(《自然》)上发表论文

研究星系的王博士
同时也是狂热的
滑雪和越野跑爱好者
他曾担任北大双板滑雪队队长
也曾参加过越野跑殿堂级赛事
环勃朗峰越野跑(UTMB)

在本次比赛中
李铭挑战的是Skimo1000级别
王凯翔选择了更难的4000米级爬升
在两位选手录制的介绍视频中
他们表达了同样的参赛初心
向世界介绍滑雪登山
以及其他新兴户外运动项目
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这是一场地狱级的比赛”
李铭在赛后向记者表示
比赛在暴风雪天气中进行
体感温度低至零下15摄氏度

王凯翔所在的组别率先出发
随后李铭也从海边的起点开始爬升
随着海拔上升
阵风风速上升到9至10级
连日的新增降雪
更使行进变得异常艰难

由于能见度极差
李铭回忆说
“指路的旗子虽是50米一个
但有时需要用好几分钟
才能观察到下个路标
然后再重新出发”
直到此时
李铭才明白为何这一滑雪登山赛
历史完赛率如此之低

由于恶劣天气持续升级
低温、冻伤、迷路
以及雪崩风险激增
主办方在比赛开始4小时后
取消了剩余山区赛段
李铭和王凯翔安全抵达终点
完成了这场体能与意志的比拼

两位选手表示
尽管比赛过程十分凶险
但主办方经验丰富
及时管控了风险
因此他们也希望
将此次参赛的经验
传递给国内滑雪登山爱好者
一定要加强在国内较少训练到的
粉雪行进和识途能力
以及在户外极端天气中的生存能力

李铭说
“这次比赛对我而言
是一次全身心的探险
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中国选手
站上世界滑雪登山赛的舞台”

李铭和王凯翔目前已抵达意大利
备战同属世界顶级滑雪登山赛事的
阿达梅洛穿越赛
期待能成功完赛
再创中国民间滑雪登山新的辉煌

记者:卢星吉